揭開高空飛行對身體的真實影響
最近,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,一位34歲的長榮空服員在飛行途中猝逝,再次將高空飛行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推上了風口浪尖。這則令人扼腕的新聞,不僅讓大眾對航空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,也引發了普遍的關注:長途飛行到底對我們的身體會造成哪些變化?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,避免潛在的風險?
以下數據來自「衛福部國民健康署」(https://www.hpa.gov.tw/)以及「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」(https://www.asma.org.tw/)的公開資訊,強調了高空環境下的生理挑戰。
目錄
- 長途飛行的生理挑戰
- 高空環境下的身體警訊
- 應對與預防的關鍵策略
- 常見問題解答
(FAQ)
- 延伸研究與數據
- 飛行健康小撇步
長途飛行的生理挑戰
我們都知道,飛機在高空中飛行,承受著與地面截然不同的環境。這些差異,正是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關鍵因素:
- 低氣壓與低含氧量: 飛機客艙通常會加壓到相當於海拔1800-2400公尺的氣壓,這意味著我們吸入的空氣中的氧氣分壓會比在地面上來得低。長期處於這種環境,身體的缺氧程度會逐漸增加,尤其對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統問題的人士,潛在風險不容小覷。
- 乾燥的空氣: 客艙內的濕度通常非常低,大約只有10%-20%,遠低於人體舒適的濕度(40%-60%)。這會導致我們的皮膚、眼睛和呼吸道黏膜迅速流失水分,引起乾澀、脫皮、鼻塞等不適。
- 時差與生理節律紊亂: 長途飛行,特別是跨越不同時區的旅程,會嚴重打亂人體的晝夜生理時鐘。這不僅會導致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波動,長期下來還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和新陳代謝。
- 長時間不動與血液循環: 在密閉的機艙內,乘客通常需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。這會減緩血液循環,增加**深層靜脈栓塞(DVT)**的風險,俗稱「經濟艙症候群」。
- 輻射暴露: 飛機在高空飛行時,會暴露在比地面更高的宇宙射線之中。雖然單次飛行劑量通常在安全範圍內,但頻繁執飛的空服員,長期累積的輻射暴露確實是需要關注的因素。
高空環境下的身體警訊
當身體在高空環境下承受壓力時,可能會出現一些警訊,值得我們密切留意:
- 心血管系統: 感到心悸、胸悶、頭暈。對於有高血壓、心臟病史的人,更需提高警覺。
- 呼吸系統: 出現咳嗽、喉嚨乾癢、呼吸不順。
- 神經系統: 感到疲勞、頭痛、睡眠障礙、判斷力下降。
- 消化系統: 可能出現腹脹、消化不良。
- 其他: 皮膚乾燥、眼睛乾澀、眼袋浮腫,甚至可能加劇關節疼痛。
應對與預防的關鍵策略
面對高空飛行的挑戰,我們可以採取多種策略來保護我們的健康,讓旅途更加安全舒適:
- 飛行前: 確保充足的休息,保持身體良好的狀態。諮詢醫生,特別是如果您有慢性疾病,並根據醫囑準備藥物。
- 飛行中:
- 定時起身活動: 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走動,伸展身體,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DVT風險。
- 多補充水分: 隨身攜帶水瓶,頻繁飲水,避免飲用過多咖啡因和酒精,它們會加劇脫水。
- 使用保濕產品: 攜帶保濕噴霧、護唇膏、眼藥水,緩解乾燥不適。
- 適當穿著: 穿著寬鬆、透氣的衣物,方便活動,避免緊身衣物。
- 保持呼吸道濕潤: 可以考慮使用鼻腔噴霧。
- 管理時差: 盡量在飛機上就按照目的地時間作息,例如在應睡時間睡覺,在應活動時間保持清醒。
- 飛行後: 繼續補充水分,適當休息,逐漸調整生理時鐘。
常見問題解答 (FAQ)
Q1: 經常搭飛機的人,需要特別注意什麼? A1:
頻繁搭乘飛機的人,特別是空服員、機師,更需要關注長期輻射暴露和生理節律紊亂對身體的影響。規律的健康檢查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積極的預防措施至關重要。
Q2: 經濟艙症候群真的那麼危險嗎?我該如何預防? A2:
經濟艙症候群(DVT)確實存在風險,可能引發致命的肺栓塞。預防方法包括:定時活動、多喝水、穿著彈性襪、避免壓迫腿部。若有相關病史,務必諮詢醫生。
Q3: 孕婦可以搭飛機嗎?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? A3:
大多數情況下,懷孕24-36週的健康孕婦可以搭乘飛機,但建議諮詢婦產科醫生。飛行期間應注意多補充水分、適當活動,並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。
Q4: 兒童在高空飛行時,會更容易受到影響嗎? A4:
兒童在高空飛行時,同樣會受到氣壓和濕度的影響,但他們通常比成人恢復得更快。同樣建議多補充水分,並注意保暖。
延伸研究與數據
|
數據來源 |
核心發現 |
|
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|
針對國人慢性疾病(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)的預防與管理提供指導,這些疾病在高空環境下可能被放大。 (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hpa.gov.tw/) |
|
中華民國航空醫學會 |
專門研究航空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,包括高空生理學、時差、輻射等。其研究成果是制定航空健康安全規範的重要依據。 (資料來源: https://www.asma.org.tw/) |
|
美國聯邦航空總署 (FAA) |
FAA定期發布與飛行員及乘客健康相關的資訊,包括對高原反應、缺氧、輻射暴露的建議,這些資訊對一般乘客同樣具有參考價值。 (資料來源: 官方網站,非直接連結) |
|
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(IATA) |
IATA亦關注航空旅行對健康的影響,並提供相關指南,例如關於旅客健康、旅遊醫學等。 (資料來源: 官方網站,非直接連結) |
飛行健康小撇步
|
項目 |
建議 |
說明 |
|
水分補充 |
💧 攜帶可重複使用的水瓶,機上多補充飲用水。 |
減緩脫水,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機能。 |
|
活動伸展 |
🚶♀️ 每隔1-2小時起身走動,進行簡單伸展。 |
促進血液循環,預防深層靜脈栓塞 (DVT)。 |
|
保持濕潤 |
💧💦 使用保濕噴霧、護唇膏、眼藥水。 |
緩解因客艙乾燥引起的不適。 |
|
飲食選擇 |
🍎🥦 避免過多咖啡因、酒精和高鹽食物。 |
減少脫水和腹脹的可能性。 |
|
睡眠管理 |
😴 盡量依目的地時間作息,利用眼罩、耳塞輔助睡眠。 |
幫助調整生理時鐘,減輕時差影響。 |
|
壓力褲/彈性襪 |
🧦 考慮穿著,特別是長途飛行。 |
幫助血液回流,降低 DVT 風險。 |
.jpg)

Follow Us